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當田野變成家:蛋蛋都蘭蓋屋記(一)

〔前情提要〕

我在1994年第一次到都蘭,結識了一群都蘭的阿美族朋友,此後便不定期或定期來回於新竹、淡水與都蘭。1999年,我從海軍陸戰隊退伍,進入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公司任職。工作4年後,2003年,我離開半導體公司,進入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進修博士學位,以都蘭部落為博士論文的田野地。2010年,我取得人類學博士,旋即幸運地獲得國立臺東大學的教職,然後定居在都蘭。
很多人問我,為何離開半導體公司優渥的工作環境,去讀一個大多數人不知道在唸什麼碗糕的人類學博士學位?請參閱拙作《石堆中發芽的人類學家》(2009/玉山社出版)。

選擇,決定家在哪裡的路。
其實,當初就已經決定,在取得學位後,即便不在台東任教,也會需要在都蘭有一個房子的,那是一種對於未來生活方式的允諾與選擇。在當前博士滿街跑的時代,要在大學中找到一份教職就如同在人滿為患的廁所中搶到一個可以放水的便斗一樣的艱難。總覺得自己很幸運,畢業後不久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專長與生活方式的台東大學任教。
既然來到了台東大學,便決定在都蘭生活,畢竟那是我最熟悉也最感到自在的空間。除此之外,我的太太與孩子移居到這裡,在生活上也有都蘭的親朋好友可以互相照應,包含我在都蘭被納入的林家家人,以及年齡階層的兄弟姊妹們。
決定在都蘭定居之後,便像我的父母親年輕時一樣,開始尋找一塊適合的土地,蓋自己的房子。在選擇房子的所在地時,我只訂出兩個原則:一是不買農地,二是要在村子裡頭。第一個理由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知道不會有時間把農地農用,而且對於農事,還真的是一竅不通,另一方面則是近10年來,都蘭地區的農地價格漲幅高得嚇人,以現有的經濟能力,那將會是個極高的負擔。第二個理由則是與人有關係,住在村子裡頭代表未來我家將有機會成為kapot(年齡組)在年祭時的集會場所。在都蘭,每年的年祭集會場所,會在同一年齡組中的各成員家中輪流選定。過去因為沒有自己的房子,參與年齡組織近20年來,尚未有機會承擔這項責任與義務,因此,把自己的房子蓋在村子頭,也是自己對kapot的一個責任上的許諾。當然,也同時必須考慮妻子和孩子在這裡生活的適應性,畢竟,在村子裡頭,在生活機能上總是比在山上或海邊來得實際一些。
在決定以上兩個條件後,便開始積極地找房子或土地,透過一位從事土地仲介的林家成員幫忙,開始了一段找地的旅程,過程中除了找土地為直接的目標之外,還意外地學到了關於都蘭阿美族人對於土地概念的知識。

有靈的土地,是不能勉強的。
在找土地或舊房子的過程中,本來我看中一間大約40坪的神祕平房,過去是屋主供養一些和尚或是尼姑居住的房子。會說這個房子神秘,是因為很少有機會看到有人從這個房子進出,而且從圍牆的高度觀察,一看就知道不是阿美族人的房子,一般說來,阿美族人房子的圍牆不會這麼高,那樣會擋住山風與海風,在酷熱的夏日,房子基本上是無法呼吸的。這棟平房雖然神秘且有窒息的感覺,但是屋主開出的價格其實很誘人。就在一念之間,幾乎要下訂的同時,林家的洛恩阿公輾轉得知我要買房或土地的消息,[1]極力阻止我買下這幢神秘的平房,理由是「這個房子不能住人,否則家人容易生病。
為什麼不能住人?」我向阿公問道。
本來已經箭在弦上的心,像是突然斷了弓的感受,我急切地想知道洛恩阿公反對我買這個房子的理由。
以前有一條路穿過這個房子,不能住人。」當時已經九十歲高齡的阿公語氣堅定地回答我。
隨後與阿公一來一往的問答中,我大致理解了。在形成目前都蘭村棋盤式的部落樣貌之前,有許多前人走的路並不是直角的,而是有許多曲曲折折的路穿梭在部落範圍之中。而這些本來是人走的路,後來有些被蓋了房子,路就不見了。過去這些路上走的阿美族人,即便過世之後,還是會成為某種靈的狀態,繼續在這些他們熟悉的路上徘徊,因此,住在擋住他們去路的房子中,在世的生者容易生病或發生意外。
在理解了阿公的擔憂之後,我下意識地問阿公是否可以請某種儀式專家,例如道士或者神父之類的,進行某種儀式將這些會使人生病的各種力量排除掉。
aka pacici不能勉強)」阿公又給了一句簡短又有力的回答。
看來,我與這幢神秘的房子沒有緣分,本來想透過改裝讓它重新呼吸的。後來阿公就向我提議,若看中某塊地或房子,一定要帶他去看看是否能住人。在後續的尋找土地或房子的過程中,每每有新的標的,我就馬上請阿公來幫忙看看。接下來的過程,又讓我學到更多關於阿美族人對於土地的知識。
除了原本有路的土地不能蓋房子住人之外,還包含有過去曾經被人詛咒過的惡地、Cikawasay(通靈師,或有人稱為「巫師」或「祭師」)家族過去居住的土地、曾經用作為年祭場地的土地等等。這些土地基本上都被某種無法言說的靈界力量控制著,而且,同樣是「不能勉強」的。
找來找去就很麻煩了,因為,村中的建地其實不多,且大多掌控在都蘭三大代書家族之中。原來,要找一塊不需要勉強的土地,還有點困難。既然那麼多土地不能勉強,就只好勉強自己不斷地探詢下去。
2011年的春意漸離之時,在提前報到的夏日某天,林家的姑丈捎來一個消息,都蘭村中的某代書要賣一塊建地,位置就在村子中心地帶。我立馬邀請阿公前往這塊建地勘查。洛恩阿公用他已然混濁但依然銳利的眼神端詳之後,緩緩地對我說:「這個可以。
本來預期阿公會說出「不行」的心情,聽到「這個可以」的時候,其實,有點不太真實,我再次向阿公確認「真的可以嗎?」洛恩阿公再次簡短又有力的回答我「Hai(是的)」
我像中了大獎一般的雀躍,而且,詢問地主開出的價錢,並快速地評估之後,這是可以負擔的起的土地。
就這樣,我和太太買了生平的第一塊自己的土地。接下來,就開始計畫蓋房子的事情了。
洛恩阿公幫忙鑑定並找到可以蓋房子的土地之後沒多久,於2011秋意漸起之時,以90歲高齡離開了人世。


[待續...]

2014年11月完成的房子




[1]洛恩阿公也就是我另一本拙作《從都蘭到新幾內亞》(2011/玉山社出版)中描述的主角,那位當年被選赴新幾內亞參加太平洋戰爭的第五回高砂義勇隊隊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